巴适!边远地区患者也可及时享三甲医院专家诊疗:成都联通携手三医院实现5G远程超声“会诊”
“现在感觉怎样?你的胆囊里面有多个结石,胆汁分泌还可以。”
2月26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周鸿通过5G与近百公里以外的蒲江县人民医院医生共同为一位病人进行了一场远程超声“会诊”。
记者在现场看到,周鸿面前有两个显示屏,一个显示的远端患者,一个显示是超声检查实时影像,画面清晰,语音和画面均无时延。
这是继2018年12月5日5G远程超声试点以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成都联通在市卫健委工作部署下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进一步推进5G智慧医疗建设,让远程超声应用落地蒲江,真正实现了医联体间的远程“会诊”,让基层医院患者也能快捷体验到上级医院专家团队的诊断。
5G远程B超将成为可视化精准医疗利器
周鸿右手握着操作柄,上下、左右、旋转移动,通过5G网络灵活地操控着另一端蒲江医院B超检查的机器臂对体验者进行超声检查,医生端与病人端设备时延不超过20毫秒。
对此,周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4G时代,远程医疗可以运用到心电图这类检查中,远程打B超是不行的,因为速率不能支持影像的实时传输,会出现远端的探头已经移了位置,而这端显示的检查图像还是上一个部位。”而5G带宽大,速度快、延迟低,让远程B超得以实现。
这对边远地区,条件不太好的基层医院而言是个福音,病人在当地就可以及时得到千里之外的专家检查诊断,检查数据可及时共享,实现零距离数据交互,成为可视化精准医疗的利器和急救速查、初步筛查的好工具。
对此,三医院相关负责人强调:“远程B超和远程医疗有效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诊疗水平,最大程度减少诊疗出错和因此引起的医患纠纷。”
解决医联体互联互通5G是关键
如何解决区域间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一直是政府和公众关心的问题。国务院常务会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要求推进远程医疗覆盖全国所有医联体和县级医院,支持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城乡医疗机构。成都联通联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落地的5G+医疗的场景应用,可使在线便捷就医服务快速推广,从而带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如果说医联体为分级诊疗提供了运营和落地的载体,那么5G就是解决医联体之间互联互通的关键。5G技术在远程医疗会诊方面的应用让大医院专家不离开办公室就能把比如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远程语音视频交互、远程病例讨论等诊疗工作开展到千里之外的基层医院。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医疗水平发展分布不均,特别是偏远山区医疗资源匮乏,缺少专家,疑难杂症缺少经验导致诊疗不及时等问题。
未来,利用5G技术,即使身在偏远的乡村医院,也可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
5G加持智慧医疗新格局初显
5G不仅仅是3或4G的升级,它包括革命性的5G技术,网络切片,边缘计算,海量连接等。它能大幅提升传输速度,帮助如分布式计算或医疗保健中的物联网设备等充分发挥其潜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逐渐开始向万物互联时代转变,5G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未来,5G将推动智慧医疗向无线化、智能化、全连接演进。成都联通也将继续结合医疗服务模式、远程医疗、远程手术、医学影像应用等移动医疗典型应用场景方面继续研究,进一步推进信息通信业与医疗行业的融合创新,共同构建医疗产业新生态。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