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群众健康使命 谱写得荣华丽篇章 ——得荣县全民健康体检工作简报(二)
肩负群众健康使命 谱写得荣华丽篇章
——得荣县全民健康体检工作简报(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开展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又好又快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促进与助推得荣县“全民幸福工程”,成都市、得荣县两地政府积极探索援藏工作新模式, 2013年11月19日得荣县全民健康体检项目在甘孜州得荣县正式启动。
截至12月9日,共完成健康体检7889人次,其中第一支队完成3177人次,第二支队完成1625人次,第三支队完成1491人次,第四支队完成1596人次;检验基地完成标本检测24933个,检测数据367311个;总检医师工作站完成总检报告5576份。
目前,医疗队已完成松麦、斯闸、贡波、茨巫、子庚和徐龙六个乡的体检任务,除第一医疗支队继续在得荣县城开展体检工作外,其余三支队伍已分别转战古学乡、白松乡和曲雅贡乡为当地群众体检。
在远离大城市的藏乡,医疗队员们经历了预料不到的停水、停电、地震等情况,克服了高寒地区给生活与工作带来的各种不便,以顽强的意志和对藏区群众的一片深情,坚守职业操守,投身到所在的工作岗位中,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倾力为各族同胞做好体检服务工作。
经历地震,板房夜见证藏汉真情
11月29日,这是一个对于普通人来说再平凡不过的日子,但在得荣县援藏的医疗队员们却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晚上8时余,驻扎在得荣县子庚乡的第三医疗支队队员们和平常一样,在紧张忙碌了一天之后,队员们正与当地同仁交流当日工作情况。突然间,地动山摇,房间内的物品剧烈晃动。经历过“5.12”、“4.20”的队员们知道,——发生地震了,而且震中位置距离很近!大家没有一刻犹豫,互相鼓励着:“地震了,不要慌!”,第一波剧烈晃动结束后,队员们快速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
得知发生地震信息后,医疗总队、派员单位和乡卫生院都第一时间联系了医疗队员,要求大家“一切要以安全为重”,鼓励队员们克服恐惧,稳定情绪,并积极与得荣县有关方面紧急联系,为医疗队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乡卫生院的工作人员连夜为队员们准备了生活必备品,当地藏族老百姓还主动让出了一间可供6人住宿的板房,并在木板床上铺了厚厚的棉被。震后,当地政府领导十分关心医疗队员的安全与生活保障,给了医疗队极大的鼓舞。
这一夜,医疗队员虽经历了地震带来的考验,却感受到藏汉两地领导和群众带来的温暖,抵御严寒的不是棉被,而是人心、仁心。
停水!停电!难不倒坚强的检验基地
继11月27日下午停水后,11月28日得荣县全县再次停水,对水依赖性很强的检验基地面临严峻考验。在缺水无法开机检测的情况下,检验基地按照事前制定的临时停水应急预案,将200余份生化标本封存。
11月29日晚,检验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工作,前日因停水封存的标本和当晚新增标本总数超过了500份。突然间,整个得荣县城陷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电了!生化标本的处理有严格的时限要求,为了保证检验质量,检验基地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人离开工作岗位。他们启用了从成都运来的UPS,该设备是成都市三医院为检验基地特别配置的“停电应急宝”,能坚持不间断供电4小时,此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晚上12点,所有标本的检测结果终于全部完成,检验师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绷紧的神经终于松弛了。
得荣县全民健康体检项目已进行20天了,检验基地经历过连续二天的停水、地震、停电等突发状况,检验设备、人员经受住巨大的考验,这不仅是因为工作人员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更与之前各方面的准备紧密相关,在各级领导强有力的支持与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检验基地。
关爱百姓,为生命护航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当地农牧民,除了完成繁重的体检工作任务,医疗队员们还利用休息时间坐诊、咨询,甚至开展手术,为得荣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12月1日,医疗一支队所在的得荣县医院体检人数竟达到了350人,为了使翻山越岭远道而来的农牧民能当日体检,医务人员不顾疲劳,从早上八点半一直不间断工作到下午四点,有些同志累的连腰都有些直不起来了。一天,妇产科医生唐瑶在体检时发现一名青年产妇脸色苍白,全身水肿十分明显。为了尽快明确诊断,妇产科、超声科、检验科医生们通力配合;最终确诊为重度妊娠高血压病、肾病,低蛋白血症,贫血;第一时间给出治疗建议。一支队队长李晓筑主任亲自打电话与家属沟通,使病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看着围绕患者忙前跑后的医务人员,病人和家属感谢到:成都的医生太好了,为了帮我们及时弄清楚病因,一大帮子人都在转,不然这么重的病拖下去,情况还不知道要糟糕到什么地步呢。
在子庚乡卫生院,一天早上,6个村民扶着一位腰部疼痛的妇女来到医疗队驻地。医疗队员钟涛医师立即为她检查,考虑为急性腰扭伤,给予对症治疗。由于当地医疗资源有限,无法进行X光等辅助检查,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医疗队员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主动去查看她的情况。看着患者一天天好起来,大家都感到很欣慰。
离开子庚乡6天以后,医疗队员接到了子庚乡卫生院院长次仁曲珍的电话,她兴奋的告诉大家,体检过后到卫生院看病的乡民明显增多了,大家的健康观念较以前改进了不少,过去农牧民忽视的疾病现在也重视起来,乡里人都十分感激医疗队员所做的一切。听着电话里传来的真诚感谢声,医疗队员们也不觉红了眼睛。
真情交融 ,温暖了寒冬
为了让山区农牧民就近体检,按照医疗总队安排,各医疗支队在完成第一个驻点体检任务后,将前往新驻点工作,离别之际,医疗队员与当地群众难分难舍。
12月1日晚上,子庚乡卫生院的同事们为第三医疗支队组织了欢送联欢会,唱藏歌,跳藏舞,做游戏,许多接受了体检的村民们也来敬酒祝福,为医疗队员献上洁白的哈达。虽然只有短短十余天的相聚,彼此之间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离开子庚乡卫生院的时候,乡卫生院每一位同事们眼中都饱含泪花,这是友谊真情的流露,更是对医疗队的最高赞誉!
白松乡医疗点位于一个偏僻小镇上,这里没有旅馆,没有饭店,医疗队员每天需要自己升火做饭。天寒地冻,自来水管结了冰,医疗队员就到山上提水来用。乡亲们知道后,纷纷为医疗队送来柴火和食物,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亲情。
离开成都20天了,医疗队员们有些想家,想念远方的孩子,想念父母与爱人。在苍茫的高原上,在寂寥的寒夜里,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慰藉,每个队员都在默默地坚守,坚守他们对同胞的约定——用自己的行动真正为农牧民送去健康!
医疗总队宣传组
2013年12月10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