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概况

  • 想救命先减肥 “心宽”+“体胖” 让他差点丢了命

    节后啥最忙?减肥最忙!而对于36岁的杨帅(化名)来说,不仅仅是忙着减肥,更是忙着保命——体重270斤的他,BMI指数高达45.9kg/m2,更可怕的是他的心功能只剩下了正常人的一半。如果不减重给心脏“减负”,生命时时都在遭遇威胁。为了能够在最短时...

  • 一次内外结合的手术  拆除了老人体内两个致命“炸弹”

    外科手术和微创介入本是两种不同的治疗路径,在一部分疾病的治疗上若能“联袂上演”,既能减少两次手术给身体带来的各种打击,还能缩短治疗周期减少费用的支出。67岁的张爷爷,就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下,接受了一场“内外结合”的...

  • 一年近300台心脏起博器手术 帮助严重的心血管病患者重拾健康

    心脏快跳、乱跳的病人需要做射频消融手术,而心脏慢跳、甚至不跳的病人则需要做起搏器植入。从最初的“拖”在体外、照相机大小的起搏器,到后来“埋”入体内的“火柴盒”;从一周到如今最快两三天,患者就能出院回家,越来越多的心脏疾病患者因为心...

  • 【青年劳模·邓小军】以工匠精神为指引  照亮高质量发展道路

    精诚、厚德,是工匠的坚持,也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准则。医生的成长道路没有捷径,只有用坚守,才能把日积月累收获的经验转化为治病救人的动能,成就医者初心。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30岁的青年医生邓小军,就是这样一位用实干成就梦想的医者。凭...

  • 我们眼中的小事情,患者心里的大感动--优质服务就在你我身边

    患者毕淑英婆婆因为3月16日晚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因为省医保临时断网,所以当时无法按公务员程序报销,毕婆婆当时自费给的现金,后来她们单位帮她向省医保申请计入公务员,需要医院出具当时省医保断网的情况说明,所以毕婆婆来医院开具相关说...

  • 成都日报:“救人!手术费用我们带头来筹!”

    51岁患者高珍(化名)突发胸痛,入院检查发现为主动脉夹层,连夜被转送至市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急救。高家人陷入两难:一面是随时致命的重症,一面是负债累累的家境——安葬去世丈夫的钱都是借来的,而儿子仅9岁大……了解到高家人的困难,心脏大...

  • 老人就诊大意丢失2.4万  导医拾金不昧物归原主

    “真心感谢,为您点赞!”尽管自己还在住院,66岁的毛婆婆仍旧和老伴蒋爷爷一起,带着锦旗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部,希望再次向导医曾茂致谢。暖心的故事需要从昨日说起。昨日(11月5日)下午1点50分,曾茂在门诊四区女厕所内发现了一个小包。...

  • 张震:被“捏”出来的心脏医生

    张震爱笑,一笑眼睛就眯起来,怎么看都像个邻家大男孩。这个80后年轻医生是个十足的暖男,病人跟他聊会儿天,病都好像轻了些。他是个年轻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已经拥有了一批粉丝,技术是一个方面,“暖”为他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成都日报:垫付的只是6角钱 还回了一颗诚信心

    5角钱放在下面,1角钱放在上面,用手捋一下,铺平,再对折一下,然后放进钱包的最里层,仿佛这不是6角钱,而是600元、6000元。孔蕾把6角钱放好后,掏出5元钱在医院小卖部买了一瓶1.5元的矿泉水,然后将找回的零钱放在了钱包的最外层,“怕搞混了。...

  • 相信我,你的血管我来做:从零起步到全省前列,市三医院血管外科发展被“冲动”支配着

    8月30日,一位老人发生内脏血管意外损伤大出血,被送到市三医院抢救。由于出血严重,手术视野极差,根本看不到出血点,在这种被动情况下,血管外科专家崔驰凭经验摸索着缝合血管,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手被针扎了多次。这是让人后怕的手术:万一病人...

门诊就诊指南 出/入院服务 特色诊疗 医保服务 医院布局  常见问题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