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 她是产房里最权威护士
资深助产士刘巧:糊里糊涂走上助产护理专业
30年后 她是产房里最权威护士
生产前,能教你孕期健康知识;发作之后,全程陪你自然分娩;顺利产子,再教你母乳喂养……不是白大褂,她们是助产士。
糊涂学“医”30年助数千宝宝降临
“今天将迎来三个小生命……”刘巧是市三医院妇产科的副主任助产士,从产房走出来时,笑容带着暖意。
刘巧和很多从医的人不同,一直对此毫无概念。走上这个岗位,她用四个字总结:稀里糊涂。1981年,刘巧填报志愿时勾了服从分配,之后收到成都卫校“助产专业”通知书。“听都没听过,弄不清是啥。”稀里糊涂的刘巧,和同学们也成为该校最早一批专门学习助产的学生。
跟护理专业不同,助产专业更偏向于类似医生的培养。毕业前,还会到医院各个科室专科实习。“那个年代人们还很保守,许多生理知识大家都不懂。”1984年,经过专业培训,毕业后的刘巧正式在助产士岗位上岗。30年的时间里,经她接生的宝宝已有近万个。
抚慰恐惧 化身“亲人”陪产妇
剧烈的疼痛、没有家人陪伴、环境陌生,这些都足以让产妇感觉恐惧、变得脆弱。“除了手上做着专业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处于疼痛、紧张的产妇安心。”在陪产的过程中,像刘巧一样的助产士,会一边帮产妇鼓劲加油,一边对产妇进行知识科普。“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就是她的亲人,像是和产妇连在了一起……”
什么是助产士?刘巧说,简单来理解,助产士就是帮产妇“接生”。当产妇被送入产房后,助产士是唯一陪在旁边的那个人。一般来说,初产妇产程会长达约10小时。这个过程中,助产士将一边监测产妇、胎儿状况,一边作出相应的处理;生产完毕后,还会处理产妇伤口,并且度过产后2小时观察期。尽管助产士们一直在旁边温暖陪伴,但在陪产的过程中却经常“囧事连连”。“有痛得咬我们的,有把我们抓伤的,还有一时没生下来骂我们骗子的……”尽管有时受伤,有时被误会,但刘巧和同事们却总是把这些遭遇当“笑话”看,“听着宝宝第一声哭,一切的一切都值了,我们都会幸福得想哭!”
无私传承
带着新医生和后辈进步
在传统印象中,人们大多会把“医生”排在“护士”前面。不过,在接生这个领域,助产士却时常是医生的“老师”。“产妇发作前一两周,我用手诊基本上就能判断出她能不能顺产。”30年的经验,让刘巧练就了“一手”本领,用手触诊就能基本了解产妇盆骨大小、宫腔等状况,“即便有些问题,也能在生产过程中处理,尽量避免产妇去剖腹产。”也是这种无法从教科书上学到的经验,一般来说,新进产科医生都会反过来跟助产士学习。
除了带新医生,在日常的工作中,刘巧更多地是带着年轻一代助产士进步。因为,已经51岁的刘巧,再过几年就将退休,“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多带几个出来,不要让它断代。”
成都晚报记者 李诗敏(图片由市三医院提供)
http://cdwb.newssc.org/html/2014-05/11/content_2046597.htm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